“殆被蟛蜞误”的出处是哪里
“殆被蟛蜞误”这句诗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厅壁钱谏议画蟹》,表达了作者对于画作中螃蟹形象的评价。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敏锐洞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在现代社会,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常常被一些琐碎的小问题所困扰,却忽略了更大的目标。这就如同梅尧臣所说的“殆被蟛蜞误”,提醒我们要有大局观,不要被小问题所左右。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忽视细节,而是要在细节与整体之间找到平衡。比如,画家在创作时,既要关注整体构图,又要注重细节处理,这样作品才能更加生动传神。类似地,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也要学会抓住重点,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整体而言,这句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活的角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细细品味。
“殆被蟛蜞误”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厅壁钱谏议画蟹》。
“殆被蟛蜞误”全诗
《依韵和原甫厅壁钱谏议画蟹》
宋代 梅尧臣
谏议吴王孙,特画水物具。
至今图写名,不减南朝顾。
浓淡一以墨,螯壳自有度。
意将轻蔡谟,殆被蟛蜞误。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