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四大召开时间和背景 二十大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
党的四大召开时间和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做了工作报告。 维经斯基、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先后在会上作了有关的报告或发言。 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之议决案》、《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之议决案》、《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以及对于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党的组织、宣传工作等11个决议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党的三大召开时间和背景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后,党的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党员发展到420人,京、鄂、湘、沪等地已建立起地方或区执行委员会,各地工人运动,特别是北方和广东运动进一步高涨,直至二七惨案发生,工运高潮才低落下来。根据二大决议,我党推动建立了联合战线的组织“民权运动大同盟”。1922年8月,党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关于同国民党实行党内联合,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建议,我党的联合战线又有了新的发展。1922年11月,共产国际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陈独秀和刘仁静代表中共参加大会,并做了《中国的政治形势》的报告,对我当关于国共合作的立场和策略进行了阐述。这次会议就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问题通过了一个《东方问题提纲》,进一步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第一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随后,共产国际连续于1923年1月和5月向中国共产党发出关于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以及注意农民问题,建立工农联盟,发展中国革命的指示。
二、党的三大召开的时间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 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
相关问答
问答一:党的四大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当时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吗?
答: 党的四大是在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的,那时候的背景可是相当复杂和严峻哦!主要是因为国共合作后,国内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共产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也开始抬头,对共产党的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四大召开就是为了明确党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策略,确保革命能够顺利进行。
问答二:二十大又是啥时候开的?它啥时候结束的?
答: 党的二十大是在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一直开到了10月22日才圆满结束,这次大会可是意义重大,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还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了全面部署,是咱们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哦!
问答三:党的四大和二十大相隔了多少年?这两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有啥不同?
答: 党的四大是1925年开的,二十大是2022年开的,中间隔了差不多97年呢!这两次大会的主要任务差别可大了,四大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应对国民革命中的复杂形势,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和斗争策略;而二十大则是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一个是初创时期的摸索,一个是成熟时期的布局,各有各的重要意义。
问答四:为啥党的四大和二十大都那么重要?它们对咱们国家有啥影响?
答: 哎呀,这两次大会可是咱们党史上的大事件!四大在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就明确了党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斗争策略,为后来的革命胜利打下了基础,而二十大呢,则是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做了全面部署,关系到咱们国家未来的繁荣稳定,所以说,这两次大会对咱们国家的影响可是深远又重大的哦!